了解最新公司動態(tài)及行業(yè)資訊
【文/觀察者網(wǎng) 阮佳琪】
蘋果公司前腳剛傳出欲加快將銷往美國市場的iPhone全部轉移至印度生產的消息,后腳就被特朗普公開點名“敲打”。
據(jù)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yè)頻道(CNBC)15日報道,當天在卡塔爾首都多哈與企業(yè)高管會面時,特朗普表示,他已向蘋果公司首席執(zhí)行官庫克明確表示,他不希望這家美國科技巨頭在印度生產產品。他還批評了蘋果將生產線從中國分散至其他地區(qū)的做法,并敦促其將生產重心轉向美國本土。
“昨天,我和蒂姆·庫克有點小矛盾,” 特朗普說,“我對他說,‘我的朋友,我待你不薄。你帶著5000億美元投資來這里(美國),但現(xiàn)在我聽說你要在印度各地建廠擴產。我不希望你在印度建廠?!?
他接著說,“我對蒂姆說,‘你看,我們對你夠意思了,這么多年容忍你在中國建那么多工廠,現(xiàn)在該為我們美國生產了。我們對你在印度建廠不感興趣,印度人能照顧好自己…… 我們要你在美國建廠?!?
據(jù)特朗普所說,這場談話的結果是,蘋果將“增加在美國的生產”。但他沒有透露更多具體細節(jié)。

特朗普在多哈發(fā)表講話 視頻截圖
據(jù)CNBC報道,蘋果僅在美國本土生產極少數(shù)產品,如Mac Pro電腦。今年2月,該公司宣布5000億美元在美投資計劃,主要聚焦于人工智能、先進制造和本土供應鏈建設,包括在得克薩斯州新建專門生產用于其人工智能系統(tǒng)“蘋果智能”(Apple Intelligence)的服務器。
iPhone是蘋果營收規(guī)模最大的產品,美國市場穩(wěn)居其第一大區(qū)域市場,但蘋果在美國并沒有智能手機生產線。歷經多年產地多元化布局,目前90%的iPhone旗艦機型仍在中國組裝。
特朗普政府曾多次敦促蘋果將iPhone的生產從中國轉移回美國。美商務部長盧特尼克甚至暢想,數(shù)百萬工人在美國“擰螺絲”組裝iPhone的場景。但許多行業(yè)專家均警告道,將iPhone的組裝工作轉移至美國是“不切實際且成本高昂的”,美國本土制造的iPhone成本將猛增至少三倍。
白宮已低調豁免手機、電腦等產品的所謂“對等關稅”,但《華爾街日報》早前指出,由于深度參與中國市場這一遭到特朗普政府全球關稅施壓的主要目標,蘋果在上個月已經成為受沖擊最嚴重的科技巨頭之一。投資者正密切關注其將銷往美國設備的最終組裝環(huán)節(jié)轉移至印度和其他國家的進展。
另據(jù)路透社報道,4月底,有知情人士透露,蘋果公司正加速推進供應鏈轉移,計劃最快于2026年將面向美國市場銷售的iPhone生產線全部轉移至印度,以減少對中國供應鏈的依賴。
在這一背景之下,特朗普在多哈直接點名庫克。CNBC稱,蘋果方面暫未對特朗普的言論予以置評。在早盤交易中,蘋果股價下跌了1%。
據(jù)美媒報道,特朗普是在討論美印整體貿易關系時談及這家美國科技巨頭的。根據(jù)白宮4月公布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特朗普此前對印度商品加征了26%的所謂“對等關稅”,目前該政策處于90天暫緩執(zhí)行階段。
在印度商務部長即將率團于16日啟程訪問美國,就貿易協(xié)定進行談判的這個節(jié)骨眼上,特朗普周四在多哈商業(yè)會議上,抱怨起印度是“全球關稅最高的國家之一”。
白宮曾多次宣稱,印度“很可能”將是首批與美國達成貿易協(xié)議的國家之一。據(jù)美聯(lián)社報道,特朗普在會上也聲稱,印度已同意不對美國商品收取任何關稅。
特朗普說,“往印度賣東西可太難了,不過他們向我們提出了一項協(xié)議,基本上就是愿意對我們完全不征收關稅?!彼⑽赐嘎陡嗉毠?jié),也并未表示美國是否將降低對印度關稅或對印零關稅。
《紐約時報》報道稱,在對此做出回應時,印度外交部長蘇杰生非常謹慎,試圖避免直接反駁特朗普的說法。
“貿易談判一直在進行中。”蘇杰生補充說,談判“非常復雜”,且“在塵埃落定之前,一切都不會有定論”。
他還強調,印度和美國必須達成一項互惠互利協(xié)議,“在那之前,我認為任何對此的評判都為時過早。”
數(shù)據(jù)顯示,美國是印度最大的貿易伙伴,2024年雙邊貿易總額約為1290億美元。印度對美貿易順差為457億美元。特朗普長期以來一直抱怨印度的關稅過高,損害了美國企業(yè)的利益。
據(jù)彭博社此前報道,作為貿易談判的一部分,印度曾提議在對等基礎上,對汽車零部件和藥品等一定數(shù)量的美國進口商品實行零關稅。此外,兩國已設定了將貿易額增加一倍以上至5000億美元的目標。
然而,印度近日剛剛被曝對美態(tài)度突然變調,從積極談判,到提議對美加征關稅。
據(jù)美媒13日披露,印度此前致信世貿組織,指責美國征收25%鋼鋁關稅是貿易保障措施,對印度價值76億美元的出口造成了影響,預計將產生19.1億美元的關稅。作為回應,印度擬提高部分美國商品的關稅。
彭博社分析稱,上述消息意味著印度在貿易問題上的立場發(fā)生轉變,可能采取特朗普重返白宮以來的首個報復措施。這一跡象表明,在中國反抗美國并取得成果后,印度正在談判中采取更強硬的態(tài)度。
報道指出,就在這一消息對外披露的幾個小時前,美國剛剛大幅削減中國產品關稅。12日,在中美舉行經貿高層會談后,雙方同意在90天內降低關稅,將稅率下調115%。
新加坡咨詢公司Asia Decoded Pte創(chuàng)始人普里揚卡·基肖爾稱,印度國內“越來越覺得”政府“在貿易談判中向美國做出了太多讓步”。她表示,印度“或許可以借此機會重申其作為平等貿易伙伴的地位”。
印度研究機構社會發(fā)展委員會教授比斯瓦吉特·達爾當時也表示,迄今為止,美國一直在“向印度發(fā)號施令”。擬議的報復性關稅是印度愿意“站出來采取強硬措施”的第一個跡象。達爾稱,中國促使美國達成協(xié)議,表明印度“必須更加堅定地維護自身利益,并展現(xiàn)出自己的勇氣”。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